“橡皮族”如何掃除職場發展阻礙
時間:2024-10-19 來源: 作者: 我要糾錯
橡皮族:這里是借用橡皮的特性,沒有痛感和反應,反彈力好、頑固,來指那些在職場上我行我素,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,對于批評表揚無所謂,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的人。
他們沒有神經,沒有痛感,沒有效率,沒有反應。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,力度小了他根本不在乎,力度大了,他還會反彈一些不滿過來。
小培常常給人一種斤斤計較的小氣感。同事間一起吃飯,把飯錢算得清清楚楚;公司加班,加班費要計算得清清楚楚,還總是不斷地提醒主管。同事工作上遇到麻煩,本是舉手之勞,可小培懶得去管。同事們覺得她不好相處,太獨。她也有自己的說法,“我沒掙那份錢,干嗎要去多管閑事?”
其實,曾經的小培對工作有很高的熱情。剛參加工作時,無論是幫助同事,還是工作本身,她是單位里最積極的一個,也是很有潛力的新人。可是她雖然付出最多,成績最好,可是到頭來升遷的總是別人。漸漸的,小培對周圍的一切失去信心,變得消極起來:開會坐得越來越靠后,不再和同事溝通探討,對部門的一切舉措,不發表言論,被動地接受著工作。
橡皮族的本質
橡皮族的本質是他們的職業發展受到了阻礙,橡皮狀態只不過是發展受阻的一個表面特征,把職業發展比喻成一條河流最終奔騰入海的話,那么橡皮狀態就是一潭因各種原因不能流動的水,等待發酵,長此以往只能變成死水一潭。
橡皮是一種生存策略,在職業發展之水不知新的流向時,拒絕輸入,也拒絕流出,不盲目付出,以保持能量,等待轉機。橡皮是經歷失敗后的極端反應,幾乎所有的橡皮族開始并不是橡皮族,只是發展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困難,逐漸變成了橡皮族;橡皮狀態還是內心與現實狀態的一種極端的交流形式,是一個反省和自我沉淀的過程,橡皮狀態是生活方式發生質變的前兆。
是什么造就了橡皮族?
1、職業發展受阻
這類的橡皮狀態實際上是內心迷惘的表現,不知職業前途,所以,無法有發自內心的自發自動的工作。這種橡皮狀態可以理解成為他們職業轉型的前期階段。
#p#副標題#e#2、小富即安心態
一般來講,橡皮族手頭多少是有些資本的:手底下帶幾個新人,有一定的經驗,對行業有一定了解,在公司還算重要人物,掌握著重要的技術,老板不敢輕易辭退,內心多少有點:我有砝碼,你奈我何。
3、生活中只有工作
這類橡皮族是屬于對工作產生了枯竭,因為他們的生活中只有工作,工作承載了太多的負重,包括人生的成敗,工作所承載的壓力大過了工作的樂趣,所以,這類橡皮族工作越干越沒勁。同時,由于生活中缺乏其他調劑,令職業枯竭感雪上加霜。
4、內心動力不足
內心動力不足是指一個人的內心能量不夠,就像一輛汽車一樣,油箱太小,油量有限,所以,需要不斷地加油才能保持前進。當油量耗盡的時候,橡皮狀態就出現了,加點油,又好一些,還能繼續再堅持一段。從根本上講,是他們的內心能量不夠,不能自給自足。
拒絕橡皮從我做起
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橡皮,它的危害都是一樣的。雖然橡皮狀態對于個人來說完全是出于自我保護和發展的需要,但對于企業來說,卻嚴重拖了公司的后腿,你可能最終丟了飯碗。因此,你要避免成為橡皮族。
一、找一個職場榜樣
很多橡皮族也知道要改變自己,但苦于沒有太有效的方法,無法真正地激活自己。下面介紹一種有趣并很有效的方法,能夠讓你不知不覺地擺脫橡皮。
1)首先構建一個你喜歡的職場形象,這個形象可以是你理想中的,也可以是你欣賞的,看過的某個人,抑或是你的職場榜樣。
2)將這個人的形象具體化,想象出他的各個具體方面,包括身高、體重、氣質、容貌、表情、舉止和服飾,想象得越具體越好。最好是現實中的人,包括你并未見過面的成功人士。
3)現在,你仔細分析一下,自己和他在哪方面存在著距離。請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分析,比如能力、氣質、果斷性、自主性、創造性、領導力、溝通能力、勇敢程度等。
4)請記住你是完全可塑的,并反復告誡自己能夠通過渴望所求的人格和行為,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。你自己完全可以變為理想中的形象。
5)想象你自己就是這位理想中的人物,想象你獲取了成功。贏得了別人的尊重與贊賞,想象你因為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,因而感到無比的幸福與快樂。
6)在工作中,充分感受著你就是他,去做你認為那個人會做的事情。
堅持每天訓練,一周下來你會漸漸地發現,你做得與你想象的一樣好,你有了全新的感受、經驗和行為方式,這一切又給你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方向,使你和你心目中的形象慢慢地融為一體,從而向著你的理想目標不斷地邁進。
#p#副標題#e#二、學會自我保鮮
要想保持鮮活,必須與他人進行互動,學會自我開放。學研究表明,人是群體性動物,其歸屬感、安全感和價值感都在群體中獲得,自我開放意味著和他人互動,實現信息互通,不容易孤軍奮戰,有助于心理健康。
改變從幫助別人開始。心理學里面有一條黃金定律:主動為別人去做你期待別人為你做的事情。只有你先把美好友善的一面傳遞給別人,那么他人才會反饋給你同樣積極的信息。這樣你就能實現自我保鮮。
三、工作在于發現
大凡工作干得越來越沒勁,只能說明兩點,要么沒有興趣,要么你不努力,不關工作的任何事情。
小工作有大學問,做到最高境界都可以成為某方面的專家。做飯做到最高境界,你就是一流的受人尊敬的烹調大師;打客戶電話打到最高境界,你可以成為電話行銷大師……
所以,還是那句話,對工作失去了興趣,要么你有更好的職業選擇,要么就在于沒有深入地去挖掘工作本身,只是簡單機械去應付,這樣的話,就算做全世界最好的工作,不出三個月,照樣失去新意。
四、一般人做不了橡皮族
不要覺得橡皮族一無是處,甚至可以說,橡皮族不是一般人就能做的。
其實,和那些稍有不順就消極逃避的人比較起來,他們還是有優點的,至少他們臉皮比較厚。不要覺得臉皮厚不好,臉皮厚至少表明你有過強的心理素質,對于橡皮族來說,他們只是在自我發展方面缺少些建設性的方法。只要略加調整,完全可以發揮他們性格中的優勢,變不利為有利,說不定還會干得風生水起。
基于橡皮族的這樣一個性格特征,可以向公司申請去一些需要承受較大壓力、挑戰性比較大的部門,比如說營銷部門,甚至是討債部,專門追討拖欠的業務款項。這些部門,都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,需要臉皮厚有不怕困難和失敗的精神,而且還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,這樣或許會重新喚醒橡皮族的活力呢。
五、把工作納入夢想的旅程
記得有人曾問三個砌磚蓋樓的工人在干什么,第一個工人回答“在砌磚”,第二個工人回答“在蓋樓”,而第三個工人回答“在蓋一座宏偉壯麗的大樓”。結果這個工人干活干得最有精神,后來也被證明最有出息,而第一個工人就要差得多。
你可能干的是不能再小的小事,但如果把你干的小事納入你人生夢想的旅程,看成是你達到大夢想的必經之路的話,你就會迸發熱情,就會有不懈的行動的動力。
任何人在任何階段所做的事,都是有意義、有價值的,關鍵是你從什么角度看待及怎樣去發掘和聯想。我們不妨重新審視一下我們所做的工作,給它賦予點新的更為積極的意義,就像第三個工人那樣,如此,我們就會把工作認真負責地干下去,并且越干越好。
標簽: